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七章大错 (第2/2页)
龙一事啊。” 他闻言神色微变,蓦地双目精芒大胜,凝神上上下下的打量了我大半天,忽然道:“我原本还奇怪为何鬼龙应劫在你身上,原来冥冥中早有定数,你竟是许琅的转世。” 我吐吐舌头,心下骇然,乖乖,还有他不知道的事么,我把心一横,接道:“不错,所以晚辈才要再封印他一次!绝不可让居心叵测之人获得鬼龙之力危害天下。” 我虽然没明说,那意思就是: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九君子心里打的小算盘,无非是为了鬼龙之力嘛。 他神色凝重地看了看我,忽然叹道:“唉,你错了一次,难道还要一错再错么?” 我晕,什么叫我错了一次?怎么又一错再错了? 却听他接道:“还是从八百年前龙子下界说起吧——当日神州动荡民不聊生,上天有好生之德,派龙子下界协助当时的燕王朱棣——” “不对!”我打断他道:“我听说的版本是燕王朱棣召唤出鬼龙睚眦,兴风作狼危害人间!所以才被许天师斩杀封印的!” 他皱眉道:“你从何听来的?” “天师钟家的人告诉我的!” 白起奇道:“奇怪,钟家人岂会如此混淆?” 我心下微哂,只见他摇摇头,接道:“且听我说完,你自己判断吧。” 我未置可否,心里对他准备说的话的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,不怪我,难道我放着灵管会的高级顾问、天师钟家的掌门人的话不信,去信他一个杀人如麻的在押犯人? 他接道:“上天有德,见神州动荡,不日将有一场大劫,特派龙子下届辅佐燕王朱棣,使他得以平息祸乱,终于掌握大明江山。” 除去一个是给派下来的,一个是给召唤来的,其余倒跟钟无相说的版本差不多,反正就是龙子帮助朱棣取得江山,免了几十年争战吧。当日建文帝登基,朱棣谋反,确实是天下大乱,想来他毕竟是真命天子,也注定大明有几十年永乐之兴盛,所以上天派龙子相助,得以在靖难之变中大胜明廷,直入南京,逼得建文帝自焚,才有了明成祖的大好江山。这倒也说得过去,难道他所说都是真的? “可是,”他话锋一转:“朱棣其人贪心不足,龙子们完成使命要回上天复命,他竟然想永远将龙之力量据为己有,供他驱策,于是借修筑紫禁城为名,拿了军师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龙之九子,不料龙子乃是上天神兽,顿时呼风唤雨,大发雷霆,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,便对九子老大赑屃说‘听说你力大无穷,能驮万斤之物,如果你能驮走这块石碑,我就放你们走。’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,不虞有他,当下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,谁想到这石碑竟然重逾万金,任凭他用尽法力也寸步难行。原来这碑不是一般的碑,乃是记载着历代皇家真龙天子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碑,号称‘神圣功德碑’,要知道功德本无量,又加上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,能镇四方神鬼,这龙子任凭力大无穷又如何能动弹分毫?其余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,不忍离去,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,但发誓永不现真身。朱棣无奈下,只得给九子各封名号留在人间。” 我已经被这个故事吸引了,不能置信地看着白起:“难道九子就这么给诓着留在人家近千年?” 他摇头叹道:“对上天神瑞而言,千年不过一瞬,原本无妨,想来是龙子们当有此一劫,因此也各安天命了,只有这第七子睚眦,杀性最重,也最是乖戾小气,始终为此愤愤不平,终日想报自己兄长被压之仇,终于在那一年,惹出一场大祸。” “什么大祸!”我忍不住问。 “他在当时的大明国教天师一脉的宗祠龙虎山显圣,威胁说如不释放自己的大哥,将血洗龙虎山。” 我心下暗叹,这睚眦的脾气真够可以的啊。 “结果呢?” “结果龙虎山张天师一面筹备力量以备不时之需,一面好言安抚,许诺自己亲自上京城求朱棣开释赑屃,终于被他说通睚眦,答应不再闹事,静候音信。” “这不挺好么。” 白起叹道:“本来是好事,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,也是一场功德,可没想到——” 我心下一动,隐隐觉得不妥,又想不出什么地方不妥,只得耐心听下去。 却听白起道:“谁想到天师座下许琅接到龙虎山传讯后赶回,不知道为何一反常态,竟然不问青红皂白,就用将星破军之力斩杀了鬼龙,并封印在龙虎山下!” “什么!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