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大祭司出手 (第2/2页)
是做出了决定,说道:“包兄,你要是早点告诉我,我就直接将风水宝地送与秦大师了。” “这么说,放翁兄你是答应了。”包老脸上露出喜色,连忙确认的问道。 “秦大师不止是我家的恩人,也是五百万百姓的恩人,甚至还是民族的英雄,我这老匹夫自认站在秦大师的位置上,不一定可以做出这样大义的选择,但是我感激秦大师,也钦佩秦大师,这风水宝地,如果是用来埋葬秦大师,我愿意双手奉上!” “人也许都是有私心的,但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,就在于人具有社会属性,我是一家之长没错,但同时我也是炎黄子孙,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,要是我不知道真相也就罢了,既然知道了真相,那我还拒绝的话,又有什么脸面称为炎黄子孙、华夏后人。”老人慷锵有力的答道。 老人答应了,谁也没有想到,最后的结果,竟然会是这样。 孟瑶望向高空,心里暗道:“秦宇,你看到了吧,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知道你的名字,知道你为此做出的牺牲,但是只要是知道了真相的人,都是会感激你的。” … 苍梧,一座极其不起眼的小县城,论地貌,在广_西这种以山水著称的城市来说,算不得什么,如果让人要推荐广_西的旅游城市,苍梧绝对是被排除在外的。 然而,在历史之上,苍梧,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,五千多年的华夏历史,曾经在西江流域的三大部落,只有“苍梧”保留了下来,还以地名形式存在。 关于苍梧,实际上,却是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传说,最著名的,莫过于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舜了,在历史之中,舜曾狩猎于苍梧,而且,还死于此。 舜葬于苍梧之野,这是历史之中的记载,有那么一句话:“舜死苍梧,象为之耕;禹葬会稽,鸟为之耘。” 但是,这毕竟是上古人物了,而且到底是不是真的,谁也不敢确定,当然,苍梧的当地百姓是确认无疑的,他们认为,舜,就葬在他们苍梧。 几千年来,不乏风水名师来到苍梧之地,想要找出舜埋葬之处,然而,这么多年过去了,依然没有任何的发现,似乎,这真的只是一个传说。 翌日! 孟瑶一行人跟着老人,来到了丘陵高山之上的一座水潭之前。 与其说这是一座水潭,到更不如说是一片湖泊,波光粼粼,不时有鱼儿越出水面,再落入水中,卷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。 “放翁兄,你带我们到这里来是?”包老忍不住问道,这里的风景确实是很不错,但看着不像是风水宝地啊,虽然包老主要研究的占卜算卦,但玄学各行都是相通的,对于风水,他还是懂一点的。 “包兄别急。” 老人脸上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,卖了一个关子,摇手朝着湖泊中间的一艘小船招手,没多久,这艘小船便来到了众人的身前。 “大家先上船,一会我再给大家解释原因。” 老人领着众人踏上了船,小船开始朝着湖心划去,这是人力划桨的小船,坐了这么多人,速度并不,船夫划了差不多半个小时,才到湖心中央。 此刻,时间是上午十点。 “包兄,你看这湖怎么样?”老人目光巡视湖面,朝着包老问道。 “山清水秀,倒是休闲的好地方。”包老答道。 “包兄,不如你在这里算上一卦试试。”老人眼中闪过古怪之色,说道。 “在这里算卦?”包老愣了一下,不过也没有拒绝老人的请求,从怀里掏出了三枚铜钱,也不讲究,直接是掷于自己的身前。 “咦!” 然而,三枚铜钱落定,不止是包老,就连包老的那几位徒弟,都是惊咦了一声,只有孟瑶和莫咏星两人,因为不懂卦,倒是没什么表情变化。 三枚铜钱呈一线排列,而且都是正面朝上,包老捡起了三枚铜钱,再次掷了一次,然而,结果还是一样,就连三枚铜钱的位置都没有改变过。 第三次,依然如此! 第四次,同样不变。 一连六次,包老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,抬头看向老人,说道:“这里的磁场很特别,似乎是自成一界,放翁兄,能否为我解惑。” “包兄,再等一会,你就知道原因了,我现在说出来,反而效果没有到时候的好。”老人摇了摇头,笑着答道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