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章  (第1/4页)
    第一章    血丝草。外观似一般野草,叶缘呈锯齿状,特点是叶心有几丝不明显红色细线,味甘。服用后,立吐五两血,半年内,每到卯时,服用者心痒如蚁爬,会在心口抓出伤痕。可治肾亏,王员外服用后确有良效,在心口的抓伤也很赏心悦目。    *********    “不要。”    “不要?”    “嗯。”“为什么不要?医者父母心,你怎能狠下心见死不救?!”    “为什么不能?谁说医者一定要视同亲痛,你我非亲非故的,你的死活与我何干?”    “不是救我,而是我家老爷,你知道他是闽江一带的大善人吗?铺路造桥、施粮布粥、救济无数乡里,功德可说是上达天听、下达民心、百姓口耳相传的大好人…”    纤纤素腕一抬,止住对方大肆吹捧的丰功伟业。    “一万两。”    “一万两?”    “黄金。”    “什…什么?黄金?!”戴着皮帽,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显然是大户人家的管家,他倒抽了口气,双目瞠如牛眼。    “没有万两黄金就叫你家老爷准备好寿衣白幡,早早入土省得拖累子孙。”    中年男子气得一句话说不上,呀呀啊啊半会,愤怒的甩袖离去。    桃花江,桃花江,桃花流尽千重山,万重水。    百鬼行,万鬼行,千魂万魄行至此,畏向前。    这是一座看似无奇的桃花林,长年绽放着红白相间的艳丽桃花,花与果实并蒂,不论春分或冬雪,经年累月花开不谢,结实累累。    两条小溪流错开流经东、西方,晨时轻雾弥漫,沾露花瓣、叶脉,晚风一起氤氲似云,带来水气和祥瑞之气,整片桃花林彷佛笼罩在雾色当中,淡黄的月光一照更显得仙影缈缈。    如此人间仙境,遗世独立的桃花源,它的美充满天地灵气,如诗似画,片片落下的花雨如嫦娥的眼泪,思念着早已不在人世的夫君,悔偷灵葯。    但是,少见的美景却无人敢涉入,因为…    桃花虽美,艳得火红、冷得冰霜,红与自狂野地交错而立,一座座字迹剥落、年代已久的古坟林立错纵、龟裂,倾倒的墓碑早分不出墓主是谁。    近乎呜咽的幽冥声总在半夜时分响起,时而近,时而远,有时是老人的哭声,有时是女子的悲泣,有时是稚童的啼哭,有时是男子不甘的哀嚎,一声又一声,悲切而凄凉。    隐于两山之间,远离乡镇,附近的村落不知有桃花林,只面有畏色地惧提林中深处的“千冢谷”    千冢谷,一抔抔突出的土堆何只千冢,它埋葬着远古冤死的黎民百姓,以及死在战场上无人收尸的士兵,他们用自己的骨血和腐rou种出冤气难吐的妖艳桃花。    “写意jiejie,你为什么不救李员外?他的善行远近驰名,连皇上都亲笔题匾,赐封为行善人家。”    开口的是一名头扎两个发髻的小女童,年纪不大,大约七、八岁左右,一身鹅黄色衣裤看来俏丽,圆圆的小脸微带一丝憨气。    “不为什么,看不顺眼。”苏写意的视线还在古医书上,十分专注。    “可是包括管家在内,人家的夫人、儿女,甚至老太君都来跪求好几回了,你怎么忍心狮子大开口,要一万两黄金当诊金?”要是她有写意jiejie的医术,决计分文不取,救人为先,学医不就是为了这时。    “要太少他们还会来。”言下之意,她不想救,故意刁难。    “写意jiejie说得好冷血,你是世人推崇的神医耶!”只有她不救的人,没有救不活的人,拥有这样的天赋,不救人好可惜啊。    月眉一扬,灿如星辰的美目微冷,冷诮反答“我有说想当吗?”    学医是兴趣,她的兴趣关别人什么事?为什么有人求,她就得救?况且她从没挂匾额设医馆,还特地住在这人烟稀少之地,那些口耳相传的患者自己要来找人,她当然毋需理会。    “但你就救了那为富不仁的王员外一命,为什么?”    “你没听过祸害遗千年?我是顺应天命。”她没说的是,王员外符合她的“条件”    这叫顺应天命?“写意jiejie,这也算原因吗?”    徐徐微风吹来桃花香,也扬起乌木般发丝,清妍绝丽的容颜映着满谷飞舞的桃瓣,花美犹逊人三分,顿失颜色,雪嫩芙颊透着早春的寒气,肤自胜雪。    清雅似兰、沉静如菊,莲容出尘的苏写意有着天下无双的姿容,她眼神淡漠,目光无波,恍若死寂中绽放的桃花,虽有艳色却看淡世情,孤傲冷性,不生半点波澜。    她的美偏于冷艳,眉不画而黛,一如远山缥缈于云雾之中,湖心般深幽的黑玉水眸镶着雪融后春水,瑶鼻如柱玉挺而立,不点而朱的潋艳丹唇彷佛眼前的桃瓣,嫩红有泽。    这样世间少见的绝色女子本该有副悲天悯人的良善心肠,习医救世、以解世人之苦,方为不辜负天生的好皮相,品性堪为传世。    可惜冷僻的性子不喜与外人往来,更不认为学医就得救人,遂成了今日的“邪手医仙”    “你说是就是,不是就不是。”翻页,苏写意继续优游文字海,对这话题没兴趣。    “写意jiejie你可知,今天你救了大善人,明日大善人一欢快开仓布施,广赠米粮衣帛,就有更多人能受惠了,救一人如救百人,这是多大的功德。”生性善良的小漾极力为人说情,头头是道的大道理说得好不愤慨。    她是黄河大水受灾的孤女,五岁以前以乞食为生,小小年纪已看尽人生百态,所以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