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十一章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二十一章    虽然想要忘记,但是自云初浓草出那封信之后,一直到现在宋孟德跳出来指责鸾镜有假,她本来应该坚如盘石的心,就像被人用巨大的锤子一下下地敲砸着。    她是信任鸾镜的!一定是信任的…那为何还是不能坚定这份信心呢?她不断地自责,然而外界施予她的压力,她又无法化解。    看出她的困惑和茫然,鸾镜没有多做解释,他轻轻抬高她的脸,在她的唇上柔柔地吻下。    他知道九歌需要什么,她需要能让她坚定的力量,而这力量,只有他能给她。    果然九歌在他的一吻之下,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,紧紧地攀住了他的肩膀,拚命地从他的身上汲取温暖和力量,仿佛要将自己都融化在他的身体里似的。    忽然间,殿外起了些sao动,依稀听到有侍卫压低声音说:“别乱嚷嚷,小心惊动圣上!去那边搜搜看。”    鸾镜和九歌闻声同时分开,她几步奔到窗边,厉声喝问:“出了什么事了?”    有侍卫连忙回答“陛下,有人说刚才宫中出现可疑身影,怀疑是刺客。请陛下留在殿中,不要出去。”    “刺客?”她惊疑不定“有人要杀我?”    她连忙回手想去拉鸾镜“镜…”却拉了空,再一回头,只见鸾镜拉开了殿门。    “镜”她唤道“情势不明,先不要出去。”    他回头一笑“不错,很有女皇的样子了,你留在殿中不要动。”    说完,他逞自出了凤栖殿,还反手将殿门紧紧关住。    鸾镜走出殿外,叫住一名正在搜捕的侍卫。“有人看清刺客的样子了吗?”    “刺容动作很快,属下没有看清楚。”    他微微燮眉,再问:“刺客有几人?”    “像是只有一人。”    刚刚才将宋孟德和吴迁之乱平定,他们是这次作乱之首,其他的将领应该不会轻举妄动。而且他也信吴迁所言,他们并不想真的不利于九歌,只是想以武力讨回自己的权力,那么,今夜的这名刺客又是谁派来的?    目光迅速在四下梭巡,此时不远处又传来侍卫的呼喊一一    “刺客在这边!快来人”    鸾镜陡然腾身而起,掠上凤栖殿屋顶,居高临下,只看到众多侍卫举着火把,如游龙一般正向西南方向聚集,他立刻飞身而下,奔向火光所在之处。    远远的,他就看到一个黑影被侍卫们困在其中,虽然那人武艺超绝,已经打倒了一些侍卫,但是更多的侍卫正在赶往这里,眼见那人是插翅难飞。    他眼波黯沉,忽然高声道:“都围在这边,陛下的安全谁来保护?”他用手一指东边正赶来的十几名侍卫“去凤栖殿守着!陛下若是有事,你们谁能担待?”    这一队侍卫立即离开,遂给那名黑农刺客一个脱身的空隙,但对方竟十分胆大,并没有马上离开,而是闪身来到鸾镜面前,低声说了一句“谢了”这两字中全无恐惧惊惶,反而还带着几分悠然的得意。    鸾镜一咬牙,急促低喝“走。”    那刺客飞身掠向旁边一棵大树,几下腾跃后就无影无踪。    他微微松了口气,刚刚转身,不禁又怔住一一    只见九歌被众侍卫围在当中,在火把的映照下,她的神情是从未有过的凝重威严。    “陛下,你不该出来的。”他走到近前,低声埋怨。    九歌却怔怔地看着他,眼神复杂得连他都看不出其中的情绪。    “镜…”她低低开口,音色如银光一般美丽而清冷。“你为什么要放掉他?”    鸾镜一惊,声音梗在喉间,不知该怎么出声。    她看到了!而且猜透了他的心思。但他怎么能说他放人的理由?    九歌望着他,像是在等待他的回答,渐渐的,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失望和哀伤。她倏然向后退了一步,盯着他冷然道:“王爷,希望明日早朝之时,你能对朕有个交代。”    语毕转身,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保护之下,疾步返回凤栖殿。    鸾镜的心一沉,有种清冷的感觉,刺痛了他的脸颊。    用手一摸,竟是一片结成冰凌的雪花。    不知不觉中,冬天已悄然而至了吗…    今年凤朝的冬天提早降临了。    九歌没有在第二天的朝堂上等到鸾镜,事实上不只这一天,此后接连十几日,她都没有见到他。派人去清心苑询问,得到的回答是一一鸾镜王爷生病,不能上朝。    所有朝政如山一般全压在九歌头上,她这才意识到,没有了鸾镜,她这个女皇将会当得多么辛苦。    起初几日,她心中恼怒,甚至有些怨恨,不知道鸾镜是不是藉此逃避对她的解释,抑或是故意向她施压。但是再过几日,所有的愤惫都化做焦虑,担忧起他是不是真的病了?如果他病得很重,那她该怎么办?没有鸾镜,以后她还能依靠谁?    她一再派太医去清心苑问诊,却都被档在门外,只说王爷想静养,不想被打扰。    九歌不禁又生气了。她的一番好意他一定要这样拒绝吗?是不是他算准没了他,她这个女皇就真的会一无是处、手足无措了?    两人陷入冷战,她不再过问他的身体,而六宫的大小事,让她不分昼夜地忙得昏天暗地,只为向鸾镜证明一一她,可以做一个称职独立的女皇。    啪!这日,九歌将一叠厚厚册子摔到大殿的青石板上,冷冷地对户宫主簿说:“你们以为朕年幼,就无知可欺吗?去年全国粮产三百万石已经是极限,今年怎么会变成五百万石?还写这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