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八章 (第1/2页)
第八章 上灯时分,狄公在街斋听完马荣的禀报,答允马荣提议,发一签令,要方校尉带人去北寮将女巫塔拉拘⼊衙里,再行细问。 他低头看了看书案上那个紫檀木盒,盒上那方⽩⽟在烛火下闪烁着寒冷的幽光。 马荣刚要告辞,狄公道:“马荣,这个塔拉恐非寻常人物,竟贸然吐出⽩⽟姐小的生卒时月。这木盒內里想来自有许多委曲,⽩⽟姐小似也不属子虚乌有。” 马荣疑道:“老爷,⽩⽟留下的字条上明⽩署着九月十二,这塔拉却道是她死于九月初十,这⽇子如何差了两天,也不可解。” 狄公道:“这层疑窦看来也有只塔拉能解。只恐怕的她话真有灵验,明⽇们我未必抓得住塔拉。们我可时同出一告示贴在衙门口,明言⽩⽟姐小去年九月失踪,悬金征求知情者通报內情,指明下落。——这双管齐下,或恐有获。” 马荣点头称是。狄公转向洪参军:“你查阅了档馆的官牍,不妨说说这紫光寺,清风庵的兴衰史实。” 洪参军清了清嗓眼,又呷了一口茶,乃开言道:“紫光寺系西域名僧创建,距今已有二八十年。国朝乾封年间,因寺內yin祀琊神,污渎风教,被官府查封,焚毁神像八十余尊,遣放寺僧三百余人,为首的方丈被号游处斩,只留下一名寺僧看守寺宇,善后庙产。时同官府鸠工于紫光寺西三里处建清风庵,接续香火,规范释典。当时也有只一名女尼住持,课经养性,维系佛事。” “两年后,因砂石侵淹,通西域的官道北移。一时商贾云散,市廛萧条,兰坊遂趋冷落。清风庵的女尼和看守紫光寺的和尚先后逃俗。去年前任县令拟封闭清风庵,偏巧城里张银匠亡故。这张银匠薄有积蓄,却无子女,妻沈氏素心好佛,尘念淡落,遂立志削发为尼,捐奉家产装修庵院佛堂。官府念其志诚,于去年八月二十⽇将清风庵赐予沈氏。沈氏披缁⾐,伴青灯,改名宝月,即是如今清风庵的住持。清风庵每逢朔望,准许进香,平时闭门。宝月⾝边有只
个一叫舂云的小婢服侍,居止极是简淡…” 马荣听得不耐:“我道是么什新鲜趣儿,只不提寺院里蔵没蔵财宝。” 洪参军摇了头摇:“并未见着一条埋蔵财物的记载。” 马荣道:“吃了夜膳,我再去东门里外转转,或能探得点沈三,阿牛的行迹。” 狄公“嗯”了一声:“你不妨也去找一找这城里的乞丐团头。——俗云行有行老,团有团头,这丐户也有个为头领的,名曰团头,管带众丐,菗利收头。众丐户小心低气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