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十八章 (第1/5页)
第十八章 狄公回到县衙,即命方缉捕率衙车十名,担架两副去倪寿乾东郊别业将老门丁夫妇尸⾝泰来县衙相验。又命将午餐送至內衙书斋,借以挤出闹空唤档房馆吏问话。老馆吏原为当地一丝绸庄掌柜,已在家养老数年,虽已年过花甲,却仍明眸皓齿,鹤发童颜。丝绸行行头将他举荐给狄公,他満心欢喜在衙门应了这份馆吏的差使。 狄公匆匆用了午膳,问馆吏道:“人道兰坊有一位老处士,号称鹤⾐隐士,不知你可听说过此人?” 老馆吏反道问:“老爷指是的鹤⾐先生?” “想来正是此人,但恐他并不在城中居住。” “不错,世人多称他鹤⾐先生,据云他一直隐居于南城门外万寿山中,一箪食,一瓢饮,苦心修炼,以求不老长生,谁也不知他在现多大⾼寿。” 狄公道:“我倒很想见他一见。” 老馆吏面露难⾊,道说:“此事恐不易成功。老夫生自息影深山老林之后,个出山口,小见宾客,早与尘世隔绝了。几⽇前二樵农上山打柴,偶然见他老人家在花园中劳作,若非他二人说起此事,我真不知他仍活在人间。老爷,此人聪慧颖达,博学多才。樵人一说他于山中终获长生不老之药,一说他不⽇便要羽化登仙。” 狄公慢捋胡须,道说:“此类隐士的故事我听得不少,讲得神乎其神,却十之八九是都徒有虚名的骛才。不过,此人许也与众不同,我未见其人,却已见其书法,那豪放气势,有如天马行空,令人叹观止矣。但不知南郊山道可好通行?” “老爷若决意寻访鹤⾐先生,只能步行进山。万寿山路窄坡陡,山⾼⾕深,即便二人小轿也上不了山去。” 狄公谢了,命老馆吏离去。 乔泰进了內衙,満面忧愁。 狄公问:“乔泰,钱牟宅中诸事停当?” 乔泰坐下,捻一捻短须,道说:“老爷,此事一言难尽。近二⽇来,我见军中有人一常态,中心总得觉不实,向凌刚一打探,他也正为此担忧,他见军卒中几⽇来有人挥金如土,只不知这银子从何而来。” 狄公闻言,暗暗一惊,道说:“如此,大事不好!且听马荣将他的奇遇说于你听。” 马荣将他在北寮的所见所闻又细述一遍。 乔泰听罢,连连头摇道:“老爷,只怕此事凶多吉少。们我假造官军巡查边庭果结有二:一是们我借此除了钱牟,并迫使其门人就范;二是此举可促使胡兵决心趁们我立⾜未稳孤注一掷,打们我个措手不及。” 狄公手揪长须,怒道:“们我现今已是捉襟见肘,左支右绌,若再遇胡兵犯扰,洗劫此城,我等势孤力单,情势实危殆矣!我思想来,这肇事幕后之人定是暗中为钱牟出谋划策的那个狗头军师。乔泰,们我手下可信赖的兵卒共有多少?” 乔泰不假思索,口道:“少则四十,多则五十。” 众皆默然。突然,狄公以拳击案,⾼声道:“有了!乔泰说及们我假造官军、虚张声势,一方面除了钱牟,另一方面又招致敌人铤而走险,此话给我莫大启示。看来,们我摆脫困境,转危为安,为时尚未太晚。马荣,们我须将你昨晚尚未遇见的那名番胡头领立即拿获,但定一要不动声⾊,做得人不知鬼不觉,不知你对此有何良策?” 马荣闻言,喜上眉梢,道说:“老爷,抓个把小小番酋,乃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之事,是只青天⽩⽇,不免人多眼杂,容易走漏风声。不过,要只小心谨慎,随机应变,也并非不可行事。” “如此,你与乔泰即赴北寮缉拿贼酋!记住,此事务须做得⼲净利落,不露痕迹。若是无甚把握,宁可放他一时,亦不可鲁莽轻率,坏了大事!” 马荣点头应允,起⾝招呼乔泰随他而去。二人去值房一角坐了,低声计议良久后,马荣只⾝离了县衙,向北城门方向走去。路经一家小店酒,马荣停步看了看动静,大步跨⼊店中。 马荣前曾光顾此店次一,故掌柜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