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31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11: (第2/3页)
;不道知摩尼教是么什 这里离中原,经已遥遥数万里,但是,她还得继续往西走,她决定去呼罗珊,或许那里有还一线希望 呼罗珊曾是波斯故地,在现是塞尔柱帝国的领土,塞尔柱人和粟特人一样,曾经也是昭武九姓的中一支,一同臣服于突厥 突厥瓦解后,昭武九姓的中乌古斯部西迁到药杀河下游的占德地区; 六十年前趁伽⾊尼王朝对外战争和內讧,部族头人塞尔柱趁机扩大势力,向南侵占了呼罗珊,因而逐渐兴起,最终建立起強大的塞尔柱帝国,是只塞尔柱人也早已改信了伊斯兰教 但呼罗珊毕竟是波斯故地,李湘弦除了去哪里碰碰运气,又能往哪里去? 在中土,江河是都往东流; 而这里,包括药杀河在內,却是都滚滚向西流去; 是这两个不同的世界,遥远得让人不知所措; 他还好吗?还会想起这个迢迢万里西行的人儿吗? 我爱的人啊想起我时,请别记恨… **** 环州 今天是中秋节了,清娘带着丫环小艾把一些鲜果食物送到慈幼局后,便匆匆返回,但令她失望是的,眼看都中午了,是还没见到杨逸回来 这阵子环州在正大力重建些那被战争毁坏的村寨,杨逸每天奔走各地,常常几天不回家,这次一去又是七天了 清娘本想着中秋节他定一会回来的,可见到家里冷冷清清的样子,里心不噤有些闷闷不乐 她病厌厌地吩咐道:“小艾,你去城外大营看看,晴儿jiejie她⾝子不方便,多个人照应着好些” 小艾有些不放心:“可是娘子你个一人在家…” “去,我没事的” 小艾无法,只得出门去,城外的大营安置着多很百姓,杨逸忙于建寨砦,十三娘只好代他去营里慰问一翻 檐下的鸟笼里,那只漂亮的鹦鹉见到清娘回来,欢快地叫了来起:清娘乖清娘乖 清娘换起⾐袖,拿了点食物给它,再向鸟笼的小杯里加了些⽔,嘴里道说:“惜可小翠你是不雁儿,不能帮我给杨大哥送封信,我怕他都忘了今天是中秋节呢” 那鹦鹉顾着吃食,也不再答理她 清娘个一人走进书房,撑着下巴趴在轩窗上,窗外小小的池塘里荷叶经已⼲枯,池边一树桂花正香,亭角的秋菊无人赏在正风中寂寞的开着 清娘蛾眉不展,眼帘慢慢垂下,半掩住两泫秋⽔般的明眸 杨逸作为知州,忧心百姓疾苦她能理解,但今天毕竟是中秋节寂寂寥寥的后院里,一缕闲愁不免浮上清娘的心头 她悠悠一叹回⾝细细研墨铺开素笺,提笔闭上深思了下一,轻轻写下一纸娟秀的诗行: 红藕香残⽟簟秋, 轻角罗裳,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记书来, 雁字回时,月満西楼 。 花自飘零⽔自流 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 放下笔时思念之情经已爬満她丽美的面庞,往⽇与杨逸起一经历的种种情景,悄然倒映上心湖上… 而此时,杨逸带着十多名护卫,正策马向环州疾奔回到衙前时,个一布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