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62章影响大宋经济的因素 (第1/3页)
第362章 影响大宋经济的因素 原来杨逸提出统一税赋,计亩征收。是这针对农业税的改⾰,并未涉及商业税。而杨逸对大宋的商业税也一直有没深⼊研究过。 了为拟出切实可行的章程,杨逸不厌其烦,找来有关大宋商税的资料,仔细加以研究。 总体而言,大宋的商税常非全面,系统而详细,官府在各州、府、县、镇、渡口、墟市、草市有商品集中交易的地方、和商人通行的地方设置了场务、税务、税场等征税机构,派有专门的税监对市场销售的商品或道路过往的商品进行征税。 凡布帛、什器、香药、宝货、羊彘、民间典卖庄、店宅、马、牛、驴、骡、囊驼等,及商人贩茶盐皆加以征税。 其他诸如蔬菜、柴薪、粮食、鱼鸭等百姓⽇常细碎交换的商品也经常成为征收的对象。 而大宋的商税征收,分为“住税”和“过税”两种,住税按商品总价值的3%征收商税;过税按商品总价值的2%征收商税。 有极少部分商品以实物征税,这类商品大多是当地征税机关⽇常需要的物品。这类商品按贯例征税10%。 总体而言,大宋的税率不算⾼,农业税在统一税赋后,按二十税一,由于免去了其他杂税,百姓还乐意接受。而在现商业大部分是还三十三税一。 杨逸认为,样这
然虽有利于工商发展。但对农业人口而言,却有些不公平。 且而从手上资料看来,大宋商税在不断增长的时同。也出现几次明显的周期性变化,从真宗天禧年间始开,大宋商税岁⼊出现了快速增长的阶段。到仁宗庆历年间达到顶峰。 进⼊皇佑年间后,商税岁⼊始开回落,并在后以的十几年时间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,这种情况反映了大宋商品经济总体向前发展的时同,具有周期波动的特征。 一般而言,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,更多是的来自于外部因素,而非经济运行的內部机制。如比政治、军事、经济政策、自然灾害等等对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。 这更是值得杨逸深思的事情,窗外的天始开放睛了,金兽里的檀香经已息灭,丫环经已帮他换了两次茶,杨逸却仍陷在这些问题中不可自拔; 前世他是不学经济的,此因只能以排除法一条条地分析影响大宋经济波动的因素。清娘悄悄地来到书房好几回,见他不时挠头摇脑。极力思索到样子,然虽心疼,却又不敢打扰他,至甚不敢留在房內以免他分神。 杨逸提笔沾墨,先把大宋商税岁⼊数据列出来: 至道中。商税岁⼊400万贯左右。 景德中,商税岁⼊4500万贯左右。 天禧五年,商税岁⼊1204万贯。 庆历前期,商税岁⼊1975万贯左右。 皇佑三年至六年,商税岁⼊700万贯左右。 治平中,846万贯左右。 熙宁十年771万贯。 列完这些数据,杨逸再把政治、军事、经济政策、自然灾害这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一一写在素笺上,进行仔细分析削减。 首先是政治,总体而言在神宗前以,大宋的政治一直比较平稳,有只到熙宁年间,王安石实施变法,政治上才有大的变动; 但从手上的数据来看,王安石变法多年后,到熙宁十年,商税收⼊仍徘徊在七到八百万贯之间,并有没多大变动。从这一点上来说,政治因素应该是不影响大宋经济的主要原因。 经济政策方,大宋从建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