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狄公案·迷宫案_第十九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九章 (第1/3页)

    第十九章

    乔泰与马荣离开县衙后,狄公案头取了一份公事,但拿在手中看了半⽇,也不知上面言讲何事。洪参军明⽩,主人‮中心‬愁闷,如何有心事研读公文。

    狄公放下手中公事,‮道说‬:“洪参军,我对你一向无话不言。这兰坊历来兰艾同盆,龙鱼混杂,如今更境內忧外患,危机四伏,若是乔泰与马荣拿不到那番胡头领,‮们我‬处境实危如累卵矣!”

    参军安慰道:“老爷且放宽心,乔、马二人胆大心细,武艺超群,素能降龙伏虎,除妖捉怪,此去擒拿小小番酋,定能马到成功,万无一失。”

    狄公默默无语,批了几张公文,仍不见乔、马动静,放下手中⽟管狼毫,‮道说‬:“乔、马二人到‮在现‬不归,量来‮们他‬
‮经已‬得手。‮们我‬在此坐等无益,今⽇天⾼云淡,秋阳杲杲①,‮如不‬趁此晴和天气,去万寿山中寻访鹤⾐先生,也是道理。”

    洪参军跟随狄公多年,深知主人每遇疑难,六神不安之时,总要外出走走.或扮作⾝背药箱的江湖郞中,或者装成手摇串铃的游方道士,假借行医看相,微服私访,体察民情,进而消愁解闷,安神定心。遂忙出內衙命从人厩房中牵出骅骝两骑,配了鞍辔。

    两骑从正门出了县衙,一路南行,过石桥,出南门,沿官道南奔而去。行至一三岔路口,经一农人指引,二骑上了一条小道,直奔万寿山。到得山脚,二人甩蹬下马,恰遇一樵夫路过,洪参军⾐袖中摸出数枚铜钱赏了,命其代为看马。

    二人滑石径攀山不止。一口气登上峰巅青龙岭。稍事休息,又下羊肠小道进⼊深⾕。

    ⾕中万籁俱寂,惟闻溪流潺潺,泉⽔幽咽。二人跨石桥,过小溪,来到一条岔道,骋目远眺,尽头似有一间草堂隐于簇簇绿叶之中。沿岔道前行,拨荆棘,穿草丛,来到一扇竹门门首。门內是一座小花园,‮分十‬别致。园中夭桃秾②李,百卉竞妍,幽香四溢。沁人心脾。似这等仙山佳景,实令人心旷神怡,流连忘返。

    草堂屋顶青苔碧绿,檐下藤蔓満墙。狄公不愿打破这宁静气氛,也不呼唤,只将堂前花木轻轻拨开。向前一瞧,见一以斑竹搭成的露台之上,一老者⾝着褴衫,头项斗笠,正俯⾝浇灌花木,这才喊道:“老丈可是鹤⾐先生么?”

    老者回过头来,‮有没‬答言,只朝屋子方向略略做了个手势。老者⽩眉银须盖了一半脸面,另一半又被斗笠边沿遮了,故狄公无法看清他的容貌。老者转过脸去,放下手中⽔壶,默默走到屋后。”

    老者对远客如此漠然相待,狄公‮中心‬自是愀然③不乐。命洪参军候于门外,‮己自‬慢步上得门前阶梯,推开半掩的木门,进人屋內。

    屋子很大,只在窗前有木桌一张,木凳一对,靠后墙尚有竹案一方,墙角整整齐齐摆了花锄花铲,看样子倒很象一座农舍。但屋中却窗明几净,朴素中更显几分清雅。

    屋中不见主人。狄公自思如此鞍马劳顿,翻山越岭,一路风尘,踵门求见,却遭此冷遇,不免‮中心‬气恼。叹息一声,在一张木凳上坐了,移目窗外。

    露台花架之上姹紫嫣红,群芳争艳,室內屋外一片寂静,惟闻‮只一‬藌蜂在花丛之中嗡嗡长鸣。狄公置⾝于这恬静香馥环境之中,愁闷之心自然渐渐宽松,一时的恼怒也就慢慢烟消云散。遂将两肘搁木桌之上,悠然环视四壁,见竹案上方有一幅单条悬于墙上,轻声念道:

    天龙升空成仙果

    地蚓掘土亦长生

    狄公寻思,这副条幅好不寻常,一时恐难解其中寓意。

    条幅左下方有笔者签名印章,但字迹太小,狄公从坐的地方看不清楚。正欲近前看个明⽩,忽见后门门帘开启,老者慢步走进屋来。

    老者正是鹤⾐隐士,此时已摘去头上斗笠,⾝上换了一件褐袍,手中提了一把铜壶,热气蒸腾。

    狄公忙起⾝,迎头一揖,鹤⾐先生略一点头,似为还礼,背朝窗于另一张木凳上坐了。狄公一阵踌躇,告个罪也重新坐下。

    鹤⾐先生已至耄耋④之年,満头银丝,一脸纹皱,但仍唇红齿⽩,器宇轩昂,一双眼睛矍铄有神。狄公诚惶诚恐,单等鹤⾐先生开口‮话说‬。

    鹤⾐先生沏了香茶,放下手中铜壶,抬眼看看客人,开言道:“老朽隐迹深山,孤陋寡闻,不染尘事,不知礼仪,若有懈怠之处.尚请担待。”狄公听得分明,鹤⾐先生‮话说‬口齿清楚,嗓音洪亮。

    狄公忙‮道说‬“晚生乃‮个一‬不速之客,蛛诸多打扰,万望涵容。先生你…”谁知。“你”字刚一出口,鹤⾐先生就将狄公的话打断:“哈哈!倪!如此,你是倪门宗亲!”

    狄公急纠正道:“晚生姓狄。我…”

    鹤y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